Campus Dynamics

The 1st China-Malaysia Forum on High-Quality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Held in Macao
The 1st China-Malaysia Forum on High-Quality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the Forum) opened on 24 May in Macao. Centred on the theme “Collaborative and Integrative Innovation Empowered by Digital Intelligence: Exploring New Pedagogical Directions and Approaches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the Forum brought together over 120 participants, including representatives from academic institutions and educational organisations across China, Malaysia, […]
Macau Millennium College Approved to Establish the First “Certificate for Teachers of Chines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est Centre in Macao
Following thorough preparation and formal application procedures, and with the official approval of the China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Group (CICG)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and Advanced Training, Macau Millennium College (MMC) has been approved to establish a test centre for the “Certificate for Teachers of Chinese Cross-Cultural Communiation (CTCC)”—the first of its kind in Macao. The […]
貴州團省委書記楊雲一行蒞中西創新學院
4月16日,共青團貴州省委書記楊雲率代表團訪問中西創新學院,獲校長仲偉合熱情接待。雙方圍繞青年工作、教育合作及大數據產業發展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並探討未來合作方向。 仲偉合首先介紹了澳門教育的發展概況,以及中西創新學院的歷史沿革和未來規劃。他表示學校將以“數字+”為核心,增設涵蓋數字科技、數智語言服務、跨境電商、智慧旅遊娛樂管理等多個領域的課程,同時在教育國際化和社會服務等領域發力,旨在面向未來需求打造一所小而精、小而特、小而強的研究型、創新型大學。他指出,學校未來將進一步加強產學研結合,推動教育資源共享,為青年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實踐平台。 楊雲在會上提出了以青年項目為紐帶,探索聯合培養、實習交流等合作機制,助力青年發展的合作願景。她期望結合貴州大數據產業優勢與澳門國際化資源,共同搭建青年創新創業平台,為青年參與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機遇。她強調,青年是社會未來發展的生力軍,期待攜手為青年成長注入新動能。 訪問團還參觀了學校的校園環境和教學設施。與會人還有團貴州省委統戰部部長、省青聯秘書長聶蔚琳,團貴州省委少年部副部長(主持工作)張淼緒,貴州省青少年發展服務中心主任余躍,團銅仁市委書記王穎,團黔東南州委書記、黔東南青聯主席楊志銘;中西創新學院副校長蔡智明,總務主任、校長辦公室主任魏球,持續教育學院、工商管理學院行政主任劉心宇,學生處高級督導黃穎斌,校長辦公室文員鄭曉晴等。
貴州省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省僑務辦主任王茂愛率貴州省高校代表團訪問中西創新學院
4月14日,貴州省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省僑務辦主任王茂愛率貴州省高校代表團一行蒞臨中西創新學院並進行座談交流,獲中西創新學院校長仲偉合教授熱情接待。座談會由中西創新學院副校長蔡智明教授主持。 仲偉合首先詳細介紹了學校的歷史沿革、辦學理念,以及數字化教學特色。他強調,學校引進組建了教學經驗豐富和科研水平突出的國際化教研團隊,並籌備增設一系列以“數字+”為核心的學位課程,大力促進學科交叉融合,致力於推動國際化與創新人才培養。他表示,期待與貴州省高校在未來能有更深入的合作,共同探索教育創新的新路徑。 王茂愛對學校的熱情接待表示感謝,並介紹了貴州省高等教育發展現狀。他指出,貴州近年積極推進高校國際化進程,此次參訪旨在借鑒澳門國際化教育經驗,探索黔澳兩地高校在人才培養、科研創新及文化傳承等領域的協作模式。會上,貴州各高校代表亦詳細介紹了本校特色學科與發展規劃,並提出多項合作意向。 訪問團還參觀了中西創新學院的校園環境與教學設備。與會人還有貴陽康養職業大學黨委書記冉江舟、貴州民族大學副校長崔海洋、貴州省委統戰部三處處長孔祥龍、貴州師範大學國際旅遊文化學院院長吳佳妮、茅台學院副院長張春林、貴州省教育廳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幹部廖添、貴州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二級研究員張明,創新教育協會監事長周可祺,中西創新學院總務主任暨校長辦公室主任魏球、國際語言服務研究院院長王立非、教育學院院長李慧勤、教務處處長董旭梅等。
第二屆數智時代粵港澳大灣區中小學教育創新發展論壇在穗成功舉辦
2025年4月11日,廣東省創新推出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方案翌日,由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指導,澳門中西創新學院主辦,澳門中華教育會和廣東省中小學校長聯合會協辦的「第二屆數智時代粵港澳大灣區中小學教育創新發展論壇」在廣州順利舉行。本屆論壇以「數智賦能·灣區共育——粵港澳中小學智慧教育高質量發展新範式」為主題,設有主旨報告、圓桌論壇及倡議書簽署儀式等,吸引逾200位教育領域專家學者、粵港澳三地中小學領導及骨幹教師親臨現場,同時通過羊城晚報客戶端、視頻號及中西創新學院視頻號等平台吸引數千人線上參與,實現大灣區教育人的「數智雲端共話」。 南博教育集團總校長、澳門中西創新學院校長仲偉合教授致辭中表示,數智賦能是時代的選擇,更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基礎教育作為整個教育體系的根基,是每個學生成長和發展的起點。如何在中小學階段引入和應用數智技術,創新教學方法、課程體系、評價體系、提升教師數字素養,都是教育人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命題。他表示,中西創新學院作為澳門十所高校之一,堅持發起和主辦「數智時代粵港澳大灣區中小學教育創新發展論壇」的初衷,是為粵港澳三地的基礎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個交流思想、分享經驗、共同成長的平台,推動粵港澳三地基礎教育的深度合作與融合,共同構建開放、共用、智能的教育新生態,探索適應數智時代的新教育範式,為未來基礎教育乃至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實踐路徑。未來,中西創新學院將繼續把這一場關於未來教育的對話辦成大灣區教育人的年度盛會,在香港等大灣區的其他城市舉辦。 澳門中華教育會監事長、澳門培正中學校長高錦輝教授在致辭中表示,澳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一員,一直秉持開放、合作的態度,積極參與灣區教育的協同創新。澳門中華教育會將繼續攜手各方,充分利用「數智時代粵港澳大灣區中小學教育創新發展論壇」的平台,共同探討如何借力數智技術,推動教育模式和教學內容的深刻變革,為區域內的學生提供更加個性化、智能化的學習體驗。他呼籲粵港澳三地教育同仁同心協力,把握數智機遇,為培育未來人才、促進區域教育發展貢獻力量。 廣東省中小學校長聯合會首任會長、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原校長吳穎民教授在致辭中強調,當今教育發展的關鍵在於提升教師的數字素養。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難以適應數智時代的發展。教育的範式、實施、管理研究都應該因時而變,以適應數智時代的發展。他更呼籲粵港澳三地應充分利用大灣區的創新優勢,合力推動教育的數智化轉型。 在主旨演講環節,專家學者和來自粵港澳的教育領軍人物分享了其實踐經驗與前瞻思考。 澳門培正中學校長高錦輝教授以《AI 賦能新篇章——澳門培正中學的教育之路》為題演講,系統闡述了在人工智能技術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學校如何通過管理思維革新與辦學模式重構,推動校園實現全域數字化與智能化轉型。他重點介紹了該校“STEAM→STEAM+AI→STEAM+GenAI”的課程迭代路徑,即:在中小學階段,課程設計以編程思維與AI素養啟蒙為核心,通過項目式學習培養基礎認知能力;高中階段則聚焦數據科學與AI算法應用,構建“基礎-核心-應用-成果”四層遞進式課程體系。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統計分析研究所所長馬曉強教授以《教育強國建設的中國道路》為題演講,從教育強國建設的目標與任務、現狀與問題、重點和方向等維度,系統闡釋了中國教育強國建設的實踐路徑,並強調教育數字化戰略需加快推進。 廣東省中小學校長聯合會會長、廣東實驗中學黨委書記全漢炎在演講《智享省實——廣東實驗中學數智化教育行動研究》中,介紹了該校在智慧教學、生態校園及數據管理平台建設上的實踐與成果。學校通過“三通”策略實現多校區信息、業務與數據互通,以“三化”目標推動設施現代化、教學智慧化及資源共享化,並確立五個“一”發展目標,構建AI賦能的新模式,形成“三全育人”新範式,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與跨校協同共同體,以信息化素養提升推動數智化教育落地,引領教育創新。 廣州執信教育集團理事長何勇在主題分享《數智時代 AI 如何賦能學校教育——以廣州市執信中學教育實踐為例》中,展示了AI技術在教學領域的創新應用:通過“Ai 學 +教學”平臺實現智能教輔生成與課堂互動升級,並運用大模型構建個性化學習助手,以人機協同評價體系提升課堂質量。他強調,未來教育應聚焦培養學生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注重人文素養與人格塑造,同時呼籲全面提升師生的人工智能素養,構建人機共育的新型教育生態。 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方海光教授圍繞《DeepSeek AI 背景下的教育教學變革和人機協同教育》展開分享,並結合DeepSeek AI教育案例與北京實踐,剖析了AI人機協同下教師、學生、機器三元課堂特性,指出人機教育融合成必然,AI教育機器人將與教師共擔教學,提供個性化支持。展望未來,AIGC人機協同將助力個性化學習,推動教育革新。 圓桌論壇環節,以《灣區校長們的操心事: 如何辦好一所 AI 時代的學校?》為主題,由廣東省國際教育促進會國際化學校專委會主任袁拔主持,邀請中西創新學院教育學院院長李慧勤,香港維港教育集團中方總校長、廣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校長趙均寧,澳門教業中學助理校長陳少陽,廣州市白雲外國語中小學校長方建軍,華南師範大學未來學習空間研究中心主任、廣東家庭教育研究會家校社共育專委會理事長廖文等重量級嘉賓參與對話。嘉賓們圍繞AI時代學校願景與現實差距、AI素養培養路徑、AI學校評價認證等議題,展開了深入探討與交流,現場氣氛熱烈,觀點碰撞不斷。 論壇上,澳門中西創新學院、澳門培正中學、澳門鏡平學校、澳門教業中學、廣東實驗中學、廣州執信中學、廣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東莞市廣東科技學院附屬第一實驗學校、廣州市實驗外語學校等粵港澳三地的33個教育機構共同發起並簽署粵港澳大灣區中小學智慧教育高質量發展合作倡議,提出“以數智技術為翼”,圍繞共建協同平台、技術融合應用、完善素養體系、促進跨境協同、可持續發展等五個方面,共同構建開放、共享、智能的教育新生態。   論壇由廣東博思雲科教技術有限公司、廣東南博教育研究院、羊城晚報教育發展研究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育集團、香港維港教育集團、加速未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南標科教技術有限公司承辦,獲廣東科技學院、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廣州華南商貿職業學院、東莞市南博職業技術學校、廣東南博才藝集團、廣東科技學院附屬第一實驗學校、廣東科技學院附屬第二實驗學校等單位大力支持,實現政、校、企、研多方聯動,攜手打造灣區教育創新共同體,推動產教融合深度發展。 出席論壇的嘉賓還有:廣東博思雲科教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總裁賀國新,中西創新學院助理校長黃華,廣東羊城晚報數字媒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羊城晚報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 陳曉璇,香港維港教育集團副總裁、維港教育研究院院長孫曉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