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數智時代粵港澳大灣區中小學教育創新發展論壇在澳門中西創新學院開幕,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科研院校、企事業單位的專家、學者及校長,就“數字教育”和“智慧教育”等議題分享了各自的見解,探討新一代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如何賦能中小學教育,培養粵港澳大灣區中小學數智時代新質人才。
中西創新學院校長仲偉合教授強調,在數智時代,數字化和智能化對教育發展至關重要,並呼籲與會者跟隨國家步伐,利用大灣區的優勢推動教育數字化的不斷實踐與探索,為大灣區教育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同時,他介紹了中西創新學院的辦學目標和“數字+”的辦學方向。
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代副局長陳旭偉表示,本次論壇是粵港澳大灣區中小學教育創新發展的一次重要交流平臺。數字化和智能化是未來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應該抓住機遇、加強合作,共同推動大灣區中小學教育的數字化轉型升級。
中國教育學會原副會長、華南師範大學原副校長、華南師大附中原校長吳穎民教授指出,數字技術正在深刻改變中國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這對未來人才的數字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動教育者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改革。在數字時代,教育者需要重新思考培養什麼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為什麼培養人。然而,實現教育的數字化轉型面臨多重障礙,包括教師的數字化意識和技能的缺乏。他提出,必須加快改進教師的培養和培訓方式,教師知識結構和教育方式需要更多的跨界和技術融入,在教育中應更加重視數字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和邏輯思維等方面的培養。
澳門教業中學校長賀誠提到,學校需要通過數字活化來實現數字化教育,以實現全面感知和永遠在線的智能體表現。他討論了數字化教育中的三個關鍵角色:學生、老師和管理者,以及AI助手在教學和管理中的應用。他強調了個性化輔導、精准教育和數據驅動決策的重要性。
廣州市執信中學黨委書記何勇強調了數字化轉型對於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率的重要性。數字化實現個性化學習、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通過利用數字技術和智能化手段變革教育教學系統。他介紹了數字化時代教育的挑戰,包括基礎設施、教師和學生對數字化的接受程度以及教育流程的改變。他提出,在數字化時代,教育不僅要關注技術應用,還要關注人文價值的培養,以確保科技發展能夠服務於人類文明的進步。
國信教育集團執行董事長、總校長、佛山市惟德外國語實驗學校校長遲雲平教授認為,數字化時代應關注數字化轉型對我們教育本質中“不變”因素(學習的策略、動機、專注力、堅毅力等核心素養)的影響,用新的數字手段強化學生“恒定不變”的優秀學習潛能和品質。他建議,基礎教育階段學生提升“理解與邏輯兼顧的決策能力”“思維習慣”“領導力及團隊合作能力”“全球視野”等能力,以“恒定”因素來構建整個教育培養的底層邏輯,以實現基礎教育的強基,延伸到高等教育核心素養養成的有效銜接,打造數智教育人才新高地。
早晨教育集團總裁孫建軍分析了人工智能(AI)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特別是通過增強學習的互動性、引入遊戲化學習方法以及運用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來提升學前教育的質量。這些技術對特殊兒童如自閉症兒童的教育有著顯著的正面影響。
此次論壇由澳門特區政府教育及青年局指導,澳門中西創新學院聯合粵港澳大灣區著名中小學共同舉辦。論壇旨在匯聚行業智慧,分享最佳實踐,探討數智化技術如何推動中小學教育革新,以期在粵港澳大灣區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為中小學教育的未來發展提供新視角和人才支撐。
文丨記者 陳亮 通訊員 林延軍
圖丨主辦方供圖
資料來源: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