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工智能(AI)正深刻影響着各個領域,教育行業也不例外。2月19日,一場聚焦於 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內容)賦能教師數智發展的沙龍活動 —— 教師能力提升系列之 A1 沙龍第 2 期成功舉辦,吸引了學校教職員積極地參與,共同探討如何藉助 AIGC 技術,尤其是以使用DeepSeek,推動教師能力的提升與發展。本次沙龍的分享人是數字科技學院的譚澤漢副教授。 他圍繞人工智能(AI)技術的發展歷程及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沙龍伊始,譚澤漢副教授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人工智能的概念與發展歷程。自1956 年 Dartmouth 會議首次提出 “人工智能” 概念以來,AI 已歷經多個發展階段,如今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愈發廣泛。從最初的簡單自動化工具,到如今能夠模擬人類智能進行感知、學習、推理和決策的複雜系統,AI 的進步為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在教育場景中,AIGC 技術的應用尤為引人注目。通過大型語言模型(LLM),AI 能夠生成個性化的教學內容、提供智能輔導等,極大地豐富了教學手段和學習體驗。以 DeepSeek 為例,該模型在理解和生成文本方面展現出了強大的能力,為教師提供了全新的教學輔助工具。
活動現場,主講人詳細解析了大型語言模型的核心原理。其中,詞嵌入(Word Embedding)技術是基礎,它通過將詞彙映射到向量空間,使計算機能夠理解詞語之間的語義關係,如經典的 “King – Man + Woman = Queen” 範例,生動展示了詞嵌入的奇妙之處。
而模型對 Token(文本的基本處理單位,通常是單詞、標點符號或詞的一部分)的理解,則是其處理自然語言的關鍵。通過將文本分解為一個個 Token,模型能夠逐個分析和處理,進而理解整個句子或段落的含義。在理解上下文方面,模型通過分析 Token 之間的順序和概率關係,構建起對文本語境的把握,從而實現準確的語義理解。
在文本生成方面,LLM 採用逐字預測的方式,基於前面的詞彙(上下文)計算下一個詞彙出現的概率分佈,選擇概率最高的詞彙作為輸出。這一過程通過不斷的疊代,最終生成連貫的文本內容。例如,從 “The boy went to” 開始,模型能夠逐步生成後續內容,展現出其強大的文本生成能力。
然而,LLM 雖然具備強大的語言處理能力,但其本身缺乏明確的任務意圖和執行標準,需要額外的引導才能生成符合用戶期望的輸出。這就引出了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的重要性。
清晰的提示能夠為模型提供任務背景、設定輸出格式和標準,引導其思考過程,從而生成更精準、更有針對性的內容。OpenAI 提供的提示工程指南中,提出了六大策略,包括撰寫清晰的指令、提供參考文本、將複雜任務拆分為簡單子任務、給予模型思考時間、使用外部工具以及系統地測試變化等,這些策略在現場通過實際案例得到了生動的展示。
比如,在撰寫書評的任務中,零樣本提示(Zero-shot Prompt)往往會導致輸出內容模糊、缺乏重點;而通過提供詳細的指令和參考文本,模型則能夠生成結構清晰、內容全面的書評。又如,在英語作文批改任務中,提供參考範文能夠幫助模型更準確地指出學生作文中的問題,並給出具體的改進建議。
此外,通過將複雜任務拆分,能夠讓模型更高效地處理。例如,將書評的任務拆分為介紹背景、總結情節、分析角色、探討主題、評價藝術價值以及分享個人感受等多個步驟,模型能夠更有條理地生成內容。給予模型思考時間,如在投資決策問題中採用逐步提示(Step by Step )的方式,能夠讓模型更全面地考慮各種因素,提供更合理的建議。
實踐應用與交流:AIGC應用及運用的分享
在實際應用環節,參與者們積極分享了 AIGC 在教育和工作中自身的案例。有教師利用 AIGC 技術為學生創建個性化的學習計劃,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特點,生成針對性的練習題和學習資料;還有教師藉助 AIGC 進行課堂互動設計,通過生成有趣的問題和討論話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
熱點話題與趨勢展望:開啟教育新紀元
沙龍還關注了提示工程的熱點話題和趨勢。例如,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 AI 賽道冠軍塗津豪提出的 Thinking Protocol(思考協議),通過 Chain of Thought(思維鏈)技巧,能夠讓 AI 更像人類一樣思考,這一方法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
同時,AI-Tutor 作為一種可定製的提示,能夠為不同需求和興趣的使用者提供個性化的學習體驗,成為教育個性化發展的重要助力。此外,參與者們還討論了多模態 LLM、多agent相關的AI教育等前沿話題,展望了AIGC 在教育領域未來的發展方向。
深入交流與合作展望:攜手共進
在互動交流環節,參與者們積極提問、熱烈討論,就 AIGC 在教育中的應用挑戰、解決方案以及未來趨勢等問題展開了深入探討。大家一致認為,AIGC 技術為教育帶來了巨大的變革潛力,但也面臨着一些挑戰,如數據隱私保護、模型偏見等問題,需要教育工作者、技術人員以及相關政策制定者共同努力,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此次沙龍活動的成功舉辦,參與者們不僅增進了對數字科技的理解,也交流了在教育實踐中運用AI的經驗和心得。不僅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個了解和學習 AIGC 技術的平臺,也促進了教育領域與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應用。未來,隨著 AIGC 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相信將為教育帶來更多創新和突破,助力教師數智化發展。中西創新學院將繼續舉辦此類活動,以推動教育工作者的數字能力提升,促進教育創新與發展,開啟教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