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創新學院師生代表參加澳門數字中國科技聯盟研學團收穫頗豐

為深化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科技文化交流,中西創新學院師生代表參與加「2025澳門數字中國科技聯盟廣佛交流團」,於6月9日至11日赴廣州、佛山開展為期三日的研學活動。通過參訪科技企業、文化地標及高校座談,親身體驗嶺南文化精髓,探索數字科技前沿發展。

研學團到廣州鐵路博物館參觀


本次研學以“科技賦能·文化傳承”為主線,行程覆蓋廣佛兩地。師生首日探訪廣州沙面百年歷史建築群,領略中西交融建築藝術;深入陳家祠品味嶺南雕刻精髓,於永慶坊體驗非遺活化創新。次日考察廣州鐵路博物館,見證中國交通現代化進程。緊接著走進博智林機器人基地,實地觀摩建築機器人研發成果;赴佛山職業技術學院開展專題座談。行程尾聲探訪了南風古灶陶藝聖地與城市展覽館,感悟傳統工藝與現代城市規劃的共生發展。

研學團參觀智博林機器人基地

 

本次活動通過跨界對話與實地參訪,為澳門學子構建認知祖國發展的立體平台。隨團教師譚錦琳指出:“此行不僅拓寬科技視野,更凸顯大灣區教育資源互補優勢。期待未來在機器人技術、文化遺產數位化等領域深化合作。”

研學團參觀佛山職業技術學院,並與佛職院院長、老師合影

 

我校學生紛紛表達了對此次活動的深刻印象:
大一學生方梓鏵: “我很榮幸認識其他團員,也非常高興能與團員一同前往廣州、佛山。我在旅途中收穫了許多新知,包括導遊講解葉問與黃飛鴻的歷史。此外,我還有機會在佛山職業技術學院發言,這是我人生第一次在大學校園發表演講,讓我倍感珍惜。若來年再有機會參訪和交流,我一定會積極報名參加。”

大三學生鄭詩詠: “感謝學校提供這次機會前往佛山交流。在這次訪問中,我深入了解了佛山的悠久歷史,並探索了詠春、洪拳、鐵線拳等武術的淵源。同時,也對中國第一條鐵路的建設歷程有了更深的認識。而最後一個行程前往‘南風古灶’,我自小總能聽到親人提及‘灶’這樣的物件。它在過去的生活中不可或缺,也因此孕育了流傳千百年的陶瓷工藝。”

中西創新學院學生方梓鏵作為澳門高校學生代表在佛職院會議上發言,分享研學感悟,其真摯發言獲得佛山職院老師高度評價,展現澳門青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的熱忱。願此次研學團助力更多學生在灣區科教協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