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中西創新學院校長仲偉合教授應邀出席由廣州大學主辦,由國家語委國家語言服務與粵港澳大灣區語言研究中心(廣州大學)、廣州大學人文學院及粵港澳大灣區語言生活與語言服務建設聯盟共同承辦的“第九屆語言服務高級論壇暨第三屆粵港澳語言生活研究青年論壇”。
此次論壇以“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語言服務”為主題,成功吸引了來自內地及港澳地區的130多位專家、學者以及碩博士研究生,他們分別來自相關高校、科研機構和行業企業。與會的學者們圍繞語言服務、數字中國、教育強國建設以及大灣區發展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就語言服務體系構建的各個方面提出了諸多重要議題,並就如何構建高質量的語言服務體系以支持中國式現代化和強國建設達成了共識。
教育部語言文字資訊管理司司長劉培俊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為中國語言服務厚植了新的歷史背景,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提出了新的歷史任務。需要聚焦“強國建設,語言何為”時代命題,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以構建大語言格局服務國家發展大局為導向,加快健全完善中國特色高質量語言服務體系。
論壇期間,仲偉合校長作了題為“人工智能時代的語言服務人才培養與學科建設”的主旨報告。他在報告中闡述了語言服務的發展現狀,並基於波特五力模型對中國語言服務產業的競爭格局進行分析。他指出,中國語言服務產業的競爭格局呈現出供應商眾多、產品同質化嚴重、競爭激烈的特點,這種競爭格局下,供應商的議價能力相對較弱,購買者的議價能力相對較強。隨著人工智能和機器翻譯技術的發展,傳統翻譯服務面臨著更大的挑戰,語言服務行業的存量勞動力和相關專業畢業生的就業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面對傳統外語專業和翻譯專業教育發展的滯後性和市場上對於外語人才需求矛盾,傳統的語言和翻譯教育亟待以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導向進行轉型升級,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增強學科專業和產業鏈、創新鏈和人才鏈相互匹配、相互促進。仲偉合教授在報告中對高端複合型語言服務人才的內涵進行了闡釋並提出“高端複合型語言服務能力框架模型”。
仲偉合教授認為人工智能時代對語言服務行業的影響深遠,不僅改變了行業的技術應用和服務模式,也重新定義了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的方向。蓬勃發展的人工智能和機器翻譯技術不僅重塑了整個語言服務產業,也重新定義了語言服務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的方向。語言服務學科作為“新文科”戰略下外語學科發展的創新嘗試,仍需要面向國家的戰略發展方向和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繼續提升語言服務學科的建設水平,培養適合人工智能時代語言服務產業需求的高端複合型語言服務人才,為語言服務產業提供持續的創新動力和高質量的人才支持,推動行業向更高水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