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澳門文化藝術學會會長趙維富一直把手機影作上傳朋友圈。令我感觸最深的是那刻錄本澳市井生活的畫像。一幅幅以極普通平常生活為視點,影畫共存、意像相生的畫圖,萬花筒般透視澳門濃鬱的市井氣息,展示出作者獨特的審美觸角、眼光和勇於探索創新精神,令人刮目。
光影閒聊市井事
首次拜讀趙先生此類影作,是他2019年初夏攝於議事廳前地的《小城故事》。樹蔭下一窈窕淑女手拖拉杆行李箱正從小廣場中央跚跚前行,透過那輕盈步履和窈窕背影,彷彿看見她臉上的愜意。也許她是風塵僕僕遠道來客,亦可能是涉足千里載興而歸的本澳市民⋯⋯作者埋下伏筆留足空間,讓觀者自己去構想其中的故事。
借通俗場景以光影藝術描畫本澳市民日常生活,似乎是趙先生的嗜好。《春天的約會》以水彩畫般手法描繪一群街坊樹蔭下沐浴春光觸膝暢聚,藉此頌詠澳門回歸祖國懷抱後社會的安穩祥和。對澳門傳統飲食文化、民間工藝之類,他也特別上心。《叉燒香滿街》淡彩速寫新埗頭街著名老字號芬記叉燒店門前食客慕名排隊欲購的熱鬧場面。而《工匠之心》則以場景、實物講述一個雕刻藝人艱苦勞作的故事:畫中人眼戴老花鏡腳穿著拖鞋,一手拿鑿一手按板,低頭躬腰,一絲不苟精雕細刻;頭上那塊奪目禿頂、身後摩托車以及牆上滿掛的成品,細訴著他那七分艱苦三分甜。
厚積薄發覓蹊徑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趙先生精湛的藝術造詣來自其深厚的藝術底蘊和文化修養。他自幼喜好藝術。二十出頭便在蒙娜麗莎畫苑當學徒習油畫,1976年入讀澳門攝影學會主辦的攝影研究班,師從黃東明、李公劍、鄧顯熙、譚啟漢、薛力勤等系統研習,半年學成結業,並憑一幅用120海鷗相機拍成的舊葡京酒店照片問鼎唯一「學員最佳獎」,嶄露頭角。出於愛好,慳使儉用,購置高級裝備,彩捲遙寄海外沖印。終因經濟難繼,無奈忍痛變賣攝影器材,改攻國畫、水彩畫和中國書法,深得李論、趙偉夫、譚智生、林近、甘長齡、甘恒、杜連玉等畫壇大伽薰陶,逐步形成自己對藝術美的新思維。
手機問世,他重拾舊夢,不斷尋覓蹊徑,一步步邁向攝影創新世界。2019年在個展《夢裏依稀》中展出21幅影畫合壁的影作,首次宣示正在努力探索構築影藝創新之夢。此後數年攝錄了上萬照片,並從手機軟件學會修圖,創作出大量不同凡響的作品。
篤行不怠求創新
細品趙先生影作,我感覺有3大超脫:攝影裝備觀念的轉化、寫真與寫意思維的轉換、影像具像向繪畫藝術的蛻變。
通常,圈中人對攝影裝備要求頗高,作為資深攝影人,趙先生深明其理。隨著經濟環境變化和科技飛躍發展,手機廣泛普及,其觀念也隨之漸變。在他看來,裝備只是工具、載體,關鍵是靠人的感知、發現、想像、表現等能力。誠然,手機攝影功能配置與專業相機無可比擬,但手機較之輕巧便當,性能不俗,更隨配軟體,可自行修片製圖,故而樂此不疲。
寫真,是攝影之本;寫意,乃繪圖之魂。在他眼中,純紀實攝影屬紀錄片,要成為攝影藝術作品,既要真拍實錄,更需革故創新,傾情於寫意、抒懷,鑄入作者的精神和感悟,轉化、提煉、昇華成傳情寫意的藝術品,讓人激發意想。
剖析《時光隧道》,三分影像七分意境:夾窄的陋巷,斑駁的舊牆,盡頭處一個小小的出口,外街一路人正跨步匆匆前行⋯⋯「看似尋常最奇崛」。形似隧道的陋巷,承載著看不見數不清的年輪,記錄了時代的變遷,個中情意韻味皆鑄其中。
「和羹之美,在於合異。」如何通過不同時光、地點、場景,讓景與意、相與畫有機融合,在藝術和審美中求得光影瞬間的永恆,一直是趙先生研探的課題。他認為本澳市井風貌充滿陽光、活力、情趣和希望,資源無盡。若依葫蘆畫瓢照搬照拍,即使氣氛最濃烈,終會因司空見慣而不足為奇、不覺其美。為破繭,他借助經年沉澱的內功,將繪畫「具象、形像、想像、抽象」4要素植入攝影,以繪畫化、美術化、意象化、意境化的綜合手段鑄造「以影合畫」的光影藝術。同時運用繪畫美學原理,在構圖、線條、色彩、色調、反差、形式感等方面尋求突破,尤其借鑑著名藝術大師張大千的著色技巧,以大色塊增強對比,喧染氣氛,強化靈動性、生動性、趣味性,使作品有生活、有高度、有生命。對同一景點或同類景觀,不斷挑戰自我,避開俗套,選取不同時刻、角度、形式和表現手法,「烹調」出不同的品味,以不一樣的效果讓其成為不重複的藝術。
文:白善華 圖:趙維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