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澳門文化藝術學會會長趙維富一直把手機影作上傳朋友圈。令我感觸最深的是那刻錄本澳市井生活的畫像。一幅幅以極普通平常生活為視點,影畫共存、意像相生的畫圖,展示出作者獨特的審美觸角、眼光和勇於探索創新精神,令人刮目相看。
首次拜讀趙先生此類影作,是他二○一九年初夏攝於議事亭前地的《小城故事》。樹蔭下一窈窕淑女手拖行李箱跚跚前行,也許是風塵僕僕遠道來客,亦可能是涉足千里載興而歸的本澳居民……作者埋下伏筆留足空間,讓觀者自己構想其中的故事。
借通俗場景以光影藝術描畫居民日常生活,似乎是趙先生的嗜好。《春天的約會》以水彩畫般手法,描繪一群街坊在樹蔭下促膝暢聚,頌詠澳門回歸祖國懷抱後社會的安穩祥和。
他對澳門傳統飲食文化、民間工藝他也特別上心。《叉燒香滿街》淡彩速寫著名老字號前,食客排隊欲購的熱鬧場面;而《工匠之心》則以場景、實物講述一個雕刻藝人艱苦勞作的故事:畫中人低頭躬腰,精雕細刻;頭上那塊奪目禿頂、身後摩托車以及牆上滿掛的成品,細訴着他那七分艱苦三分甜。
趙先生自幼喜好藝術,二十出頭便在畫苑習油畫,一九七六年入讀澳門攝影學會主辦的攝影研究班系統研習,半年學成結業,憑一幅用一二○海鷗相機拍成的葡京酒店照片,問鼎唯一“學員最佳獎”而嶄露頭角。出於愛好,慳使儉用,購置高級裝備,彩卷遙寄海外沖印。終因經濟難繼,改攻國畫、水彩畫和中國書法,深得畫壇大伽薰陶,逐步形成了自己對藝術美的新思維。
手機問世,他重拾舊夢,不斷尋覓蹊徑,一步步邁向攝影創新世界。二○一九年在個展“夢裡依稀”中展出二十一幅影畫合璧的影作,首次宣示正在努力探索構築影藝創新之夢。此後數年間攝錄了上萬照片,並從手機軟件學會修圖,創作出大量不同凡響的作品。
魂牽大三巴
文:白善華 圖:趙維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