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旅遊+」交流會在中西創新學院成功舉辦

       2025年11月25日,「智融新旅·同築未來」澳門旅遊服務高質量發展——2025「旅遊+」交流會在中西創新學院成功舉辦。本次交流會由中西創新學院、澳門酒店旅業商會、澳門旅遊發展智庫聯合主辦,廣東南博教育集團、澳門國育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獲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基金、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澳門旅遊大學支持。

       在交流會上,「中葡合作與旅遊經濟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旅遊學報》亦舉行了創刊儀式。澳門中聯辦研究室副主任黃智虎、教育與青年工作部三級調研員李詠樂,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組織計劃及發展廳代廳長蔡昌鴻,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高教合作交流處代處長張頌恩,澳門旅遊大學校長黃竹君,澳門立法會議員、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會長李居仁,中西創新學院校長仲偉合,澳門旅遊發展智庫會長、澳門酒店旅業商會會長、澳門中國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健中,中葡產業文化交流促進會理事長周可祺,中山大學旅遊休閒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學大灣區人文共同體重點實驗室執行主任孫九霞,廣州大學地理科學與遙感學院朱竑,中西創新學院助理校長黃華及中西創新學院持續教育學院院長兼工商管理學院執行院長王心等出席會議。

       中西創新學院校長仲偉合在致辭中表示中西創新學院成立二十四載,始終恪守初心,承擔助力澳門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使命擔當,培育兼具國際視野、專業素養與實踐能力的旅遊娛樂管理人才,爲澳門旅遊行業的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面對澳門打造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發展需求,學校積極推進智慧旅遊娛樂管理課程體系建設,籌辦中葡合作與旅遊經濟研究中心、創辦《旅遊學報》,以科研與人才培養雙輪驅動,助力澳門文旅產業升級與創新發展。

       未來,學校將持續打造「旅遊+」交流會這一平台,使其形成獨特風格與鮮明特色,發展成為本澳旅遊領域一項具有影響力的品牌盛會。期望以此為契機,強化產學研協同聯動,吸引更多國際視野聚焦澳門,為服務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定位、配合特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策略貢獻力量。

       在中葡合作與旅遊經濟研究中心成立儀式上,黃智虎、張頌恩、仲偉合、 蔡昌鴻、李居仁、勾博男、周可祺及許珍妮共同為研究中心揭幕。

      《旅遊學報》創刊號在學術界的期待中正式發布。仲偉合、學報主編朱竑、學報副主編孫九霞共同為學報揭幕。

       學術研究與產業實踐相輔相成。為回應澳門“旅遊+”融合發展,積極培育本地演藝科技人才,中西創新學院與銀河娛樂集團聯合推出「舞台工程入門」培訓課程。課程吸引了眾多業界從業者與愛好者踴躍參與。在此次交流會上,中西創新學院助理校長黃華副教授向銀河娛樂集團綜藝館運營副總裁許珍妮女士頒發了合作證書,共同見證此項培育計劃的成果。

       嘉賓主旨演講環節由中西創新學院王心院長主持。主旨發言嘉賓聚焦多項前沿議題展開深入探討,涵蓋了中葡文旅協同在澳門經濟多元發展中的戰略價值、「旅遊+」融合模式創新與國際客源拓展路徑、媒介社會下文化旅遊的傳播邏輯與實踐方法、地方性「食物化轉向」對旅遊消費的驅動效應、智慧技術在旅遊會員營銷中的應用實踐,以及演藝産業與旅遊經濟的協同發展機制等關鍵議題。

        張健中在演講中強調,澳門旅遊業須以 「融合」與「創新」 為核心,通過 「旅遊+科技」 與 「旅遊+綠色」 實現產業升級,並深化文旅與金融的跨界協同,以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黃竹君以 「淺談澳門文旅內聯外通機遇」 為題,分享了對深化區域合作、拓展國際連接的見解,並指出培養具備數字素養與國際視野的專業人才,是把握這些機遇的關鍵所在。孫九霞闡述了文旅融合推動地方再造的新範式,朱竑通過「食物化轉向」理論,以地方美食案例揭示食物重塑地方形象的文化密碼,勾博男分享了智慧旅遊與會員行銷的創新實踐,許珍妮剖析了演藝產業作為旅遊新引擎的發展路徑。

       與會嘉賓表示,澳門旅遊發展既需深耕中西薈萃的文化資源,彰顯地域特色,又需積極依託中葡合作平台與數字技術賦能,抓住「一程多站」推廣、年輕客群培育等新機遇,迎接跨區域協同挑戰,以推動行業可持續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