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reader:澳門中西創新學院與董總簽署合作協議

 

Sin Chew Daily – Perak Edition   14 Mar 2025

趙長濤(左三起)和陳友信巡視澳門科技大學的攤位。右二為譚兆華,左起為符國穎和仲偉合。(高建業攝)

(巴生13日訊)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率領八大高校來馬參與“2025年中國高等教育展”,其中澳門中西創新學院也與董總簽署合作協議,為大馬學子開拓更多升學機會。

這八大高校分別是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大學、澳門旅遊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澳門城市大學、聖諾瑟大學、澳門鏡湖護理學院及中西創新學院。

今年的中國高等教育展獲得中國駐馬大使館支持,分別在麻坡中化中學、巴生中華獨中及大山腳日新獨中舉辦,為我國學生提供有關到中國升學的資訊。

該局高教合作交流處處長譚兆華指出,澳門與馬來西亞一樣,都是屬於多元文化的地方,尤其是澳門的中葡文化非常濃厚。

她說,《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給澳門的定位是“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即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葡萄牙語也是澳門的官方語言之一,因此在各大高校的課程上,語言也佔有很大的優勢。至於科系也不斷進步,各大高校的排名在國際上也在不斷提升。”

她說,各大高校也設立了多項獎學金以減輕了學生和家庭的經濟負擔,讓更多有志深造的學子能夠順利完成學業。

在場者包括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教育參贊趙長濤、董總主席拿督陳友信。

澳門大學全球事務部行政主任符國穎表示,澳門大學創立於1981年,是一所國際化研究綜合公立大學,具有多元共存、協同學院與書院的全人教育體系以及國際化的辦學模式等特色和優勢。

她說,80%的教研人員來自世界各地,以英語授課為主,致力培養具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全球競爭力和社會責任感的公民和創新型人才。

“澳門大學在國際排名上穩定提升,學校設有120至130個科系,其中15個科系是進入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1%的學科。至於學生人數達1萬5000人數。”

她說,澳大本科教育推行融合專業、通識、研習及社群的“四位一體”教育模式,以住宿式書院系統作為整合這四大類教育平台,實踐全人教育,培養多元人才。

“澳大位處亞洲發展最蓬勃的地區之一的澳港大灣區,學生活動多姿多彩,包括競賽、講座、研討會、參觀和社區服務,有機會與世界各地的傑出講者和學者交流。”

中西創新學院校長仲偉合表示,該學院與董總簽署合作協議,主要是希望和董總建立長期的戰略合作關係,希望吸引越來越多華文學校的學生到該校升學。

他說,馬來西亞的學生在該院完成學業後,可以選擇回到馬來西亞工作,或是留在澳門當地發展。

“24年的歷史綜合性的大學,學校以“數字+”為核心,聚焦數字科創、數字經濟、數字社會及數字人文“四大學域”,構建“樞紐式”學科架構,推動多學科交叉融合。”

他說,課程設計注重倫理與實踐結合,學生不僅學習前沿理論,還通過項目研究和企業合作,將所學知識應用於實際問題的解決。

“中西創新學院以中西結合的教育模式,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多元化的成長環境。我們希望通過與董總的合作,吸引更多馬來西亞的優秀學生來中西創新學院深造,共同推動教育國際化的發展。”

澳門科技大學創業就業發展中心職務主管兼招生處助理行政主任黃瑋指出,該校是整個澳門地區,學生人數最多的學校,高達約2萬3000人,並設有國家級研究平台。

他說,這些國家級研究平台包括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澳門海岸帶生態環境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及中國歷史研究院澳門歷史研究中心。

“特別是“澳門學”這個概念,大學投入很多資源做這項研究,包括世界地圖中的澳門。”

他說,這些實驗室及研究所同時兼備教研方面的功能,為培養優秀研究人才提供實踐機會和研究平台,亦對澳門社會持續發展和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作出新貢獻。

“校方非常歡迎馬來西亞的學生到澳門科技大學升學,不過優先考慮由董總推薦的學生,同時也歡迎高級教育文憑考試學生。”

 

資料來源:澳門中西創新學院與董總簽署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