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為響應澳門圖書館暨資訊管理協會的「2025澳門圖書館周」活動,中西創新學院舉辦「跨境數字圖書館技術體驗展」。澳門高校圖書館聯盟的十所澳門高校的圖書館館長及團隊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智能圖書館的未來發展方向,聚焦跨境圖書館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為澳門圖書館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提供新思路。
中西創新學院副校長蔡智明教授致辭表示,澳門作為國際化都市,圖書館服務需結合本地特色與最新技術,打造智能、高效、小而精、小而廣、小而特的新型圖書館。中西創新學院通過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圖書館不僅能提升跨境的實體圖書館資源的共享效率和範圍,還能為讀者提供更個性化的服務,進一步推動澳門教育科研事業和跨境圖書館聯盟的發展。
隨後,中西創新學院數字科技學院譚澤漢教授詳細介紹了自主研發的「圖書館機器人取還書系統」。該系統採用A42-G-E4型智能機器人,支持最高5.1米的圖書貨架存取,並且能夠實現精準定位,大幅提升書籍存取和管理效率。譚教授演示了機器人從取書到歸還的全流程,展現了智能技術在圖書館中的實際應用價值,深深地吸引了在場的嘉賓。
活動還展示了「跨境虛擬通聯數字圖書館」與「圖書館數字人技術」的創新應用。通過雲平台整合了粵澳跨境資源,讀者可隨時訪問海量數字文獻;依託最新人工智能技術,為讀者訂製智能化和個性化的讀書服務。數字人技術則能提供24小時智能諮詢服務,為用戶帶來沉浸式互動體驗。這些技術將有利於促進澳門與其他地區的學術資源共享,實現圖書館資源的現代化和智能化。
與會嘉賓在中西創新學院圖書館親身體驗了「跨境虛實通聯圖書館平台」與「圖書館數字人平台」的功能。各高校圖書館代表對技術的實用性與前瞻性給予高度評價,並就技術落地、資源整合等議題展開討論。
本次活動為澳門高校圖書館聯盟搭建了一次深度交流。中西創新學院將繼續推進科技與圖書館服務的融合,助力澳門成為智能圖書館領域的先行者。同時, 結合最新科技,加深澳門市民及讀者對本澳圖書館服務的認識,推動全民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