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第二届数智时代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教育创新发展论坛举行

李嘉耀 04-14 20:59
 

4月11日,第二届数智时代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教育创新发展论坛举行。此次论坛以“数智赋能・湾区共育——粤港澳中小学智慧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范式”为主题,吸引逾200位教育领域专家学者、粤港澳三地中小学领导及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展开精彩纷呈的“数智云端共话”。

活动由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指导,澳门中西创新学院主办,澳门中华教育会和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协办。南博教育集团总校长、澳门中西创新学院校长仲伟合指出,数智赋能是时代选择与教育发展必然趋势。在中小学阶段引入数智技术,创新教学方法、课程与评价体系,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是教育人需深入探究的重要命题。

仲伟合表示,中西创新学院发起该论坛,旨在为粤港澳基础教育工作者搭建交流平台,推动三地基础教育深度合作与融合,构建开放、共享、智能的教育新生态,探索数智时代新教育范式,未来还将在香港等大湾区城市举办相关活动。

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首任会长、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吴颖民教授在致辞中强调,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是当下教育发展关键。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已难以适应数智时代,教育范式、实施与管理研究都应与时俱进。他呼吁粤港澳三地借助大湾区创新优势,共同推进教育数智化转型。

在主题演讲环节,澳门培正中学校长高锦辉介绍学校以“STEAM→STEAM+AI→STEAM+GenAI”为路径的课程迭代,推动校园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统计分析研究所所长马晓强教授系统阐释中国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强调要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

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会长、广东实验中学党委书记全汉炎分享了学校在智慧教学、生态校园及数据管理平台建设的实践成果。广州执信教育集团理事长何勇展示AI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创新应用,强调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能力与提升师生人工智能素养。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方海光教授结合DeepSeek AI教育案例,剖析了AI人机协同下的课堂特性,展望AIGC人机协同助力个性化学习的未来。

论坛的圆桌论坛则以《湾区校长们的操心事:如何办好一所 AI 时代的学校?》为主题,由广东省国际教育促进会国际化学校专委会主任袁拔主持,多位重量级嘉宾围绕AI时代学校愿景与现实差距、AI素养培养路径、AI学校评价认证等议题深入探讨,现场气氛热烈。

论坛上,粤港澳33个教育机构共同发起并签署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智慧教育高质量发展合作倡议,提出“以数智技术为翼”,围绕共建协同平台、技术融合应用、完善素养体系、促进跨境协同、可持续发展等五个方面,共同构建开放、共享、智能的教育新生态。

撰文:李嘉耀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栾艺婷
 
資料來源:第二届数智时代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教育创新发展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