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智語言服務專業非全日制博士後

澳門中西創新學院國際語言服務研究院

數智語言服務專業非全日制博士後

招收簡章

澳門中西創新學院立足粵港澳大灣區,秉承“融匯中西、創新驅動”的辦學理念,致力於打造國際化、跨學科的“數智+”高層次人才培養平台,現面向海內外公開招收數智語言服務專業非全日制博士後研究人員。

一、項目定位

項目立足粵港澳大灣區語言服務需求,以跨學科協同與數字化轉型為核心,培養精通多語實踐、跨文化溝通及語言技術應用的國際化高端人才,推動語言服務理論創新與產業實踐深度融合,助力區域語言智庫建設與全球文化傳播。依託知名學者和學科優勢,以及澳門中西文化樞紐的獨特環境,打造非全日制博士後「產教研一體化」平台,聚焦國際語言服務前沿領域(如人工智慧翻譯、跨境語言政策、文化傳播戰略),提升博士後的學術發表、項目研究和成果轉化能力。 

 

二、接收學科方向

數智語言服務研究

 

三、導師與科研資源

學院為每位博士後配備具有海外名校博士學歷、國際學術發表成果豐富和科研實力強的指導教師,提供必要的科研平台、圖書資料支援和項目申報指導,必要的科研經費資助,助力實現科研突破。

 

1.仲偉合教授、博士(數智語言服務教育研究)

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澳門中西創新學院校董、校長、南博教育集團總校長;西安翻譯學院名譽校長.中國翻譯專業教育、外語教育領軍者、翻譯本科專業、翻譯專業學位首倡者及奠基者之一。英國考文垂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威斯敏斯特大學榮譽文學博士、中央蘭開夏大學榮譽文學博士;中組部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入選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全國優秀教師、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名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擔任全國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準)考試英語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翻譯本科專業教學協作組組長,廣東省翻譯協會名譽會長,廣東省高等教育協會副會長,廣東歐美同學會(廣東留學人員聯誼會)副會長等職務。

 

2.王立非教授、博士(國際語言服務研究、語言教育)

王立非:博士,博士生導師,北京語言大學高級翻譯學院教授、澳門中西創新學院特聘教授、國際語言服務研究院院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商務英語國家級教學團隊帶頭人、曾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英語學院院長、公派赴聯合國工作和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訪學。研究方向語言教育、商務英語、語言服務,發表SSCI和CSSCI期刊論文120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國家語委科研重大項目等。兩次榮獲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北京市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主持教育部國家級虛擬仿真精品課程。《外語教育研究前沿》《外語教學》《山東外語教學》等核心期刊編委。

 

3.穆雷教授、博士(翻譯教學、翻譯測試)

香港浸會大學翻譯學哲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二級教授,曾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海南大學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任教40餘年。中國翻譯協會理事/翻譯理論與翻譯教學委員會委員、全國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首任秘書長/現任專家委員會委員。主持四項國家社科基金青年、一般和重點項目及十餘項教育部或省部級項目,出版著作、編著、譯著多部,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4.劉和平教授、博士(語言服務、口筆譯實踐、翻譯教學)

北京語言學院法國語言文學學士、巴黎高等翻譯學校翻譯科學碩士、博士。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譯協翻譯理論與教學委員會委員,中國譯協口譯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翻譯資格(水準)考試法語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譯法對外傳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翻譯》、《Forum》《Babel》等雜誌編委。長期從事口筆譯實踐、口筆譯教學和研究工作。曾為聯合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跨國集團、國內外不同機構、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等提供口譯服務。主要從事翻譯學和跨文化研究。出版著作、譯著、論文多部/篇。作為首席專家2021年10月帶領團隊完成《面向冬奧會的跨語言術語庫建設及應用》項目。2001年獲法蘭西教育部頒發的教育棕櫚騎士勳章,2012年獲北京市教學名師稱號,2016年獲北京市師德先鋒稱號,2022年被中國譯協授予“資深翻譯家”稱號。

 

5.王繼輝教授、博士(跨語言管理、翻譯教育、中世紀英國文學)

美國普渡大學博士;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語言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外文局資深翻譯家;北京大學MTI教育中心創始主任,教育部考試中心原考研英語命題組組長;博雅翻譯文化沙龍創始人、理事會主席,中國翻譯職業交流大會創始人、主持人,中國語言服務40人論壇創始人、聯席主席,中國術語與內容資源標準化委員會委員;研究方向:中世紀英國文學,歷史語言學,英語史,西方文獻學,翻譯研究,國際語言服務研究。主要代表著述:《英語語言史略》,專著,商務印書館,2024年;《中國近代通俗文學史》,譯著,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2021年;《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英語讀本》,三卷本,北京奧組委官方教材,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古英語文學與中國古典文學中的王權理念》,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代表性學術論文約30篇。另有專著《英國人文筆記》,已完成,待出版。

 

6.郭英劍教授、博士(高等教育英語教育、美國文學)

南京大學英語系博士,賓夕法尼亞大學英語系博士後,哈佛大學英語系高級研究學者。中國人民大學首都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全民閱讀教育研究院院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全國模範教師、國家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河南省優秀青年社科專家、校級教學名師。第八屆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高校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專業教學分委員會委員、北京高校英語類專業群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中外閱讀學研究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國外國文學研究會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分會副會長、中外語言文化比較學會世界族裔文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全國英國文學學會常務理事、全國英語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理事、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理事、全國中美比較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鎮江賽珍珠研究會名譽會長。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外國文學研究》編委。

 

7.崔啟亮教授、博士(本地化服務、翻譯技術)

博士,教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英語學院翻譯學系教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國際語言服務與管理研究所所長。主要學術兼職中國翻譯協會國際化服務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翻譯協會理事,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語言服務研究專業委員會理事。兼任南開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大連外國語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等碩士研究生導師,《上海翻譯》雜誌編委。

 

8.艾斌教授、博士(語言教育、語言服務研究、(跨)文化研究)

博士,上海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特任研究員,講席副教授。2014年4月在澳大利亞迪肯大學(Deakin University)教育學院獲哲學博士學位(PhD),2018年5月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英語學院完成博士後,獲應用經濟學博士後證書。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應用語言學、跨文化研究和商務英語研究等。出版英文著作1本,發表各類英文論文30篇,其中SSCI、A&HCI檢索論文16篇。論文多發表在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outledge和Sage期刊,包括Applied Linguistics, Teachers and Teach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Ethnici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Methods, Life Writing, Third World Quarterly等國際學術期刊。

 

9.王華樹教授、博士(翻譯技術、智能外語教育)

翻譯學博士,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兼任中國外文局翻譯院智能翻譯實驗室執行主任,中國翻譯協會翻譯技術委員會秘書長,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外語教育技術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國際翻譯家聯盟(FIT)技術委員會成員,國際標準化組織(ISO/TC37/SC3)術語資源管理工作組專家、全國語言與術語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術語學理論與應用分技術委員會(TC62/SC1)委員,《中國科技術語》《中國科技翻譯》《上海翻譯》編委等。多年來致力於推動翻譯技術產學研的生態融合,在《中國翻譯》《上海翻譯》《外語界》《外語電化教學》以及The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er等期刊發表論文八十餘篇,主持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十多項,出版《翻譯技術研究》《翻譯搜索指南》《人工智慧時代翻譯技術研究》《計算機輔助翻譯概論》《應用程式本地化》《翻譯與本地化項目管理》等十多部著作。研究領域:翻譯技術、外語教育技術、語言服務管理。

 

四、進展安排

1. 培養週期:12個月(可申請延長至24個月),非全日制靈活培養;

2. 科研任務:

   – 參與完成導師科研項目,提交階段性研究報告; 

   – 合作發表至少1篇高水準學術論文(SCI/SSCI/CSSCI或同等級期刊); 

   – 參與學院學術論壇、產業研討會等交流活動;

3. 出站要求:完成科研任務並通過考核者,頒發《澳門中西創新學院博士後證書》。

 

五、申請流程

1. 材料提交:

   – 填寫《博士後申請表》(附個人證件照); 

   – 個人簡歷(含教育背景、工作經歷、學術成果)

   – 博士學歷/學位證書影本(應屆生需提交預畢業證明); 

   – 研究計劃書(3000字以內,含研究問題、方法及預期成果); 

   – 代表性學術成果(論文、著作、專案等)及2封專家推薦信(需推薦人直接發送至學院郵箱)。 

2. 評審與錄取:學院組織線上面試評審,重點考查學術能力、研究計劃創新性與學院方向的契合度,擇優錄取;

3. 通知與簽約:通過審核者將收到正式錄取通知書,明確培養週期、權利義務及費用細則。

 

六、收費與資助

1. 收費標準:總費用為3萬澳門元/年(含科研指導、資源使用及證書頒發),可分兩期支付;

2. 資助政策:

   – 優秀申請人可申請學院科研獎學金; 

   – 參與課題者可獲科研津貼;

 

、聯繫方式

如有意申請,請將材料發送至學院博士後辦公室郵箱:registry@mmc.edu.mo,郵件標題請注明“非全日制博士後申請+姓名+研究方向”。

聯繫人:Nicole

中西創新學院

2025年8月20日

 

下載 – 中西創新學院非全日制博士後申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