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智明副校長出席2024年應用型大學工科教育論壇

5月23日,由廣東科技學院、廣東華中科技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聯合主辦,中西創新學院協辦的“科技引領,融合創新—2024年應用型大學工科教育論壇”在廣東科技學院松山湖校區成功舉辦。華中科技大學原校長李培根,廣東工業大學原校長陳新等400多位專家學者和高校師生代表濟濟一堂,共謀應用型大學工科教育新篇章。

出席論壇領導合影留念

廣東科技學院校長梁瑞雄致開幕詞表示,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工科教育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對工科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應用型大學應在科技賦能、人才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上有所作為、有所貢獻,工科教育改革要面向未來,積極探索工科人才培養的新模式,不斷提高人才培養品質,擔負起時代賦予的責任和使命。

東莞市教育局局長葉淦奎強調,東莞正站在“雙萬”城市新起點,對大批應用型、創新型人才需求迫切,地方應用型大學要努力推動工科教育改革,加快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模式,打造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發展的新生態,助力東莞實現“科技創新+先進製造”的城市發展目標,為建設教育強國、加速形成和發展新質產力作出更大的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智能製造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李培根作“前瞻工程教育的轉型變革”專題報告。李培根圍繞工程教育從“拐點來臨”“問題導向”“轉型變革”“一點看法”四個方面進行深入闡釋,提出工科教育改革的思路、方向和路徑。他認為,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的發展將使科技工作形態、人類生存狀態以及教育發展生態迎來新的拐點,工程教育應從“知識導向”向“問題導向”轉變,全面推進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育範式的變革。

“教育中利用好AI可縮小應用型大學與重點大學學生在創新能力方面的差異,應用型大學要把握人工智慧升級的契機,著力提高學生的問題視野和提問能力,培養適應產業發展需要的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人才,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李培根如是說。

在主題分享環節,廣東工業大學教授、省部共建精密電子製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新以“從大學精神淺談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為題,介紹了廣東工業大學工科教育的思路、經驗與成效,提出大學應結合想像力與實踐經驗,培養能推動社會進步的人才。他呼籲教育界改革人才培養模式,致力於培育更多創新型人才。

東莞理工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馬宏偉作“服務東莞‘科技創新+先進製造’特色發展建設一流應用型大學”的報告。他闡述了東莞理工學院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模式下探索人才自主培養的發展歷程、舉措和成效。他提出,地方應用型大學的人才培養對於中國高等教育整體質量具有決定性作用。作為地方高校,應提升服務國家戰略能力和引領支撐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擦亮“科技創新+先進製造”的城市特色,為東莞乃至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中西創新學院蔡智明副校長出席論壇,並表示應用型大學工科教育在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對接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他指出,中西創新學院聚焦數字化教育,打造以“數字+”為核心的數字化樞紐新型學科體系。他期望透過論壇中議題積極交流,為推動澳門及粵港澳大灣區應用型大學工科教育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