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消息】由中華青年進步協會廣東辦事處負責運營管理的“澳青初創·社區客廳”,今日上午在深合區蓮花社區黨群服務站揭牌啟用,首批20餘家澳門青年初創企業入駐並完成運作調試,深合區商事服務局為入駐企業代表頒發營業執照。
“澳青初創·社區客廳”作為“政府+社區+社團”模式打造的澳門青年專屬創業綜合服務載體,目的是推動更多澳門青年融入深合區發展,增強深合區對澳門青年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促進琴澳兩地青年的交流與發展,共同成長、成才和成就事業,形成齊抓共管、溝通有效、協調有力的工作格局,開創“澳門+橫琴”青年工作新局面。
啟動儀式現場青進協廣東辦與澳門城市大學、中西創新學院、聖若瑟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客廳設立“雙創研習服務基地”,打通高校人才培養與產業實踐的“最後一公里”。同時,深合區商事服務局副局長彭九如、廣東省橫琴辦社會事務局副局長鍾海波為首批入駐的澳資初創企業代表頒發營業執照,標誌着這些企業正式在深合區揚帆起航。
中華青年進步協會執行會長、廣東辦主任許治煒表示,“澳青初創·社區客廳”的籌辦是中華青年進步協會創會二十周年的里程碑式獻禮,項目精準錨定“澳門+橫琴”新定位,致力於為澳門青年,尤其是初創業者掃除成本障礙,提供“零成本、零基礎”門檻的暖心起航平台。客廳的啟用標誌着支持澳門青年融入深合區發展、投身國家建設大局進入機制化、平台化的新階段,未來將深化與澳門及內地高校聯動,鋪設更寬廣的青年逐夢橋樑。
廣東省委橫琴工委委員、省橫琴辦副主任葉真在致辭中高度肯定了項目的建設成效與社會價值。他表示,客廳的構思與落地“不僅符合預期,甚至比最早的構思更加好”,成功填補了深合區由“政府指導、社團運營”的公益性創業平台的空白,精準服務了青年學生和初創業者這一關鍵群體。並特別展望了客廳的未來發展路徑:一是做“有溫度”的創業港灣。希望青進協廣東辦完善申請、互動、退出三項機制,讓創業者輕裝上陣;也希望蓮花社區能把周邊生活配套做細做實,讓創業青年在這裡找到“家”的感覺。
二是做“有活力”的融合紐帶。希望客廳能成為政策對接的“窗口”,幫助澳門青年用好深合區稅收優惠、商事服務等政策;成為資源整合的“樞紐”,與澳門高校共建好“雙創研習服務基地”,為深合區輸送更多優質創業項目和人才,更成為青年交流的“橋樑”,讓澳門青年在創業中融入灣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三是做“有擔當”的琴澳樣板。錨定“澳門+橫琴”新定位,深合區各部門切實肩負起責任,全力支持社區客廳建設發展。期待能培育出一批紮根橫琴、服務澳門的優質企業,形成“初創在客廳紮根、成熟後向外發展”的良性生態,探索出一套可複製、能推廣的成功經驗,為全國港澳青年創業平台建設提供極具特色的“琴澳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