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門中西創新學院策劃的藝術展《“嘿,我在澳門很想你!”——一場人機協作的藝術實驗》近日應邀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山海美術館展出。展覽彙聚15位元藝術家的作品,共展出19件人工智慧生成藝術作品。
展覽是“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5”的平行展之一,其“嘿,我在澳門很想你!”的主題與的雙年展的總題“嗨,你幹什麼來了?”形成呼應,在輕鬆的語氣中提出深刻的時代追問——當人工智慧成為新的創作夥伴,藝術創作的邊界、人類主體的意義將如何被重新定義?
策展方及主辦方將此次展覽定位為一場“關於創作權的溫柔實驗”。通過AI生成影像、文本與聲音作品,展覽探討“人人皆可創作”的時代命題,思考當演算法參與創作時,誰才是真正的藝術家。作品以詩意與批判並存的方式,呈現人機共創下的藝術可能性。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作為粵澳一體化發展的新高地,不僅是經濟協作的平臺,也逐漸成為文化共建的前沿地帶。此次展覽以藝術為橋樑,促進了澳門高校文化力量的外延與延伸,推動了琴澳兩地在藝術創作、教育創新及科技文化融合方面的深入交流。
澳門中西創新學院校長仲偉合教授接受採訪時認為,此次展覽不僅是一次藝術展示,更是我校“數智+”發展戰略的一次鮮活實踐。所謂“數智+”,不只是技術層面的突破,更是一種教育理念——我們希望把數位技術與人文智慧相結合,推動跨學科的創新。藝術,正是這一戰略的重要方向。因為我們深信,在人工智慧時代,唯有人文與藝術能夠喚醒我們的內心,塑造我們的價值觀,讓科技的進步真正服務於人類的幸福與美好生活。
仲偉合教授講到,美育之於教育,就如靈魂之於生命。參展的師生們,並非傳統意義上的“藝術家”,但正因如此,他們的創作更顯珍貴。他們用AI書寫記憶,用演算法描繪想像,這是一種新的藝術語言,也是一種新的美育實踐。這些作品或許不夠完美,但它們真實記錄了人類與機器的互動與學習:我們教AI理解“澳門”,AI則幫助我們突破表達的邊界。這不僅是一次藝術實驗,更是一次關於“誰能創作、誰是藝術家”的深情追問。當“數智+”遇見藝術,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創作者;當美育融入教育的日常,每個人都能發現生活中的詩意與美感。
澳門中西創新學院,成立於2001年8月,是一所經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正式批准設立、並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部認可的非牟利性私立高等教育機構。學校擁有提供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及副學士等證書教育課程的法律資格及學術資質。學校秉承“國際化”的先天基因及“融匯中西”的特色文化,以“數字+”為核心,聚焦數位科創、數位經濟、數位社會、數位人文“四大學域”,構建“樞紐式”學科架構,推行“樞紐-學域-課程”學科發展模式,打造學科交叉融合、數智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創新、國際交流合作、一流師資鍛造、未來數字校園、特色品牌提升的“七大平臺”。
本次展覽由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民生事務局、澳門中西創新學院作為支援單位,由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山海美術館主辦、中西創新學院中西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協辦、廣東清風明月文化承辦。展覽地點為橫琴仁山路100號富華紫檀文化創意園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山海美術館1號展廳,展期為2025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開館時間每天9:00——18:00(節假日不休息),歡迎社會各界人士蒞臨參觀。
資料來源:中西AI藝術展亮相橫琴山海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