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日報:中西創新學院Q1研究成果 中國煤礦關閉對水資源的意外促進作用

中西創新學院工商管理學院阎可佳助理教授作為通訊作者的研究論文“China’s coal mine closures from 2011 to 2019: Unintended water benefits”,近日發表於國際環境與能源領域期刊《Energy Nexus》。該期刊為跨學科學術平台,專注於能源、水資源與農業之間的綜合研究,2023–2024年影響因子為8.1,2024年CiteScore達7.70,並在JCR與ESCI中皆列為Q1期刊,具有高度學術影響力。阎可佳助理教授的研究成果能夠在如此享譽國際的學術平台上發表,無疑為中西創新學院的學術聲譽增添光彩,同時亦為能源經濟領域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見解與深刻洞察。

阎可佳助理教授表示:“在全球推動碳中和的過程中,煤炭的逐步減少已成為一個突出的討論話題。雖然關閉煤礦的潛在負面影響已引起相當多關注,但對水資源的好處仍未得到充分的探索。”本研究採用自下而上的會計方法,分析2011年至2019年間中國煤礦減產能政策對水資源的影響。期間共關閉16104萬噸煤礦,其中55.1%集中於缺水地區。結果顯示,煤礦關閉意外帶來了顯著的水資源協同效益,包括減少礦山用水(8697.7萬噸)、總用水量(2701.5萬噸)及廢水排放(2627.9萬噸)。這些效益主要集中於黃河中游和西南地區,山西、貴州、四川、河南及內蒙古等省份合計佔全國總量的58.6%。中西创新学院的这一研究強調,煤炭關停政策對區域地下水保護與生態系統具有積極作用,為將煤炭產業納入可持續能源轉型提供了重要參考與政策啟示。

中西創新學院始終堅持強化科研實力,積極推動學術創新與國際接軌。學院憑藉前瞻性的辦學理念與嚴謹的研究精神,不斷推進多元化研究計畫,拓展學術視野,勇於探索未來發展方向。致力於打造一所融合澳門特色與全球視野的高水平、國際化、創新型高等教育機構。

 

資料來源:中西創新學院Q1研究成果 中國煤礦關閉對水資源的意外促進作用